从52年前为发射「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提供动力首次精彩亮相,我国自行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已经从单一型号、单一领域发展到今天覆盖战略战术导弹、宇航、运载等全应用领域多尺寸、宽射程、系列化的固体动力产品体系,为筑牢我国全方位、全领域的「钢铁长城」。
60年来,几代航天人经历了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动荡时期的砥砺磨练和改革开放的腾飞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固体动力创新发展之路,为我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等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奔腾固体「心」。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不久的新中国不仅面临着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在国际上还面临着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露骨核威慑。为了让中国人的腰杆真正挺起来,中国人必须要研发出自己的航天防务装备!
1958年7月的一天,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前辈们在北京东山沟点燃了第一根手搓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条,也点燃了我国固体动力事业的希望之光。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首任院长。1962年,在钱老的提议下,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发祥地--固体动力技术研究所在四川泸州宣告正式成立。
图片
由于其特殊的用途,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一直受到西方的严密封锁和限制,只能走以我为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视频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航天科工六院
伴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风云变幻和国内「大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国航天人背负祖国的重托、民族的希望,钻深山、走荒原、进戈壁,从北京东山沟到四川高坝草原,从内蒙古塞外戈壁到陕西秦岭深山、湖北谷城峡谷……辗转搬迁,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迎酷暑、战严寒、斗风沙,喝过黄泥水、住过干打垒……
在物质匮乏、环境艰苦、基础薄弱的条件下,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创造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跨越式发展:攻克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圆满完成了一系列党和国家交予的重大任务,培育了大批支撑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的骨干人才和重点产业。
二、同道相知追梦想,舟行大海共乘风
在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创建六十周年之际,天元航材收到来自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下统称“航天科工六院”)的感谢信。航天科工六院伴随着固体火箭发动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走过60载风雨航天路。天元航材为能与其并肩作战、产业合作四十年倍感荣幸,衷心地祝福航天科工六院甲子再出发,乘风破浪,再续辉煌新篇章!同时,也致敬其他共同致力于祖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相关单位、企业,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航天科工六院致天元航材感谢信
回首历史,我们能深切感受到60年的航天固体动力创业历程是一部伟大的的历史,先驱们用坚忍不屈的拼搏奋斗,换取跨越时间的进步。作为航天事业的接棒人,我们唯有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的殷切希望和要求,沿着老一辈航天人开辟的中国航天创新发展之路,坚定信念、攻坚克难,埋头苦干,才能不断开创出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天元航材将以更加进取的姿态与同行并肩,为航天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